• 首页
  • 武汉卓尔
  • 中超
  • 国内足球
  • 国际足球
  • 综合体育
  • 足球直播
  • 企业频道
  • 新闻
  • 湖北足球网2021-09-16 14:10:32 热度:

    全运会62年难忘历史:林丹4连冠 你不知道的7金王!

    今晚,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圣火在西安奥体中心激情点燃。享有“中国奥运会”美称的全运会,又一次成为国内体坛乃至国际体坛的焦点。

    从1959年的一运会到2021年的十四运,62年来,全运会一路前行,见证了中国体育数十年的发展,浓缩了中国体育半个多世纪的变迁。

    一个“小小”的竞技舞台,折射出的是中国体育乃至中国经济和社会大大的进步。

    从京城举办到京沪粤轮办 再到全国各地申办

    最初的四届全运会,都是在北京举办的。

    当年,京城能独享全运会“地主”之利,原因有二:一是借举办全运会之机展示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二是当时国力有限,国内仅京城具备全运会的举办条件。

    当然,和现在的办赛条件相比,早期全运会比赛设施要差得多。

    十三运前夕,著名记者汪大昭在一篇关于早期全运会的回忆稿件中写道:“北京市内繁华的东单、西单、东长安街、文化宫、北海等地,都有露天小场地,看台是铁架子和木板搭起来的,全运会一些场次的比赛就在这样的场地进行,花两毛钱买张票能连看两场,近距离欣赏国手的技术,很是开心。

    “直到上世纪70年代的两届全运会,足球比赛仍有一些场次在没有草皮的黄土场地上进行,一点不觉得土,因为看的是比赛。天坛、地坛、月坛等公园都有体育场,承办全运会赛事。”

    随着全国各地体育设施水平的不断加强和办赛热情的逐步提升,上世纪80年代初,全运会终于走出了京城。1983年秋,第五届全运会在上海上演。四年后的六运会移到了广东。

    值得一提的是,1993年七运会原本由四川省独自承办。然而,筹备过程中四川方面发现在硬件、软件方面均有不少差距,最终还是由北京中途“救驾”,承担了开闭幕式和大部分项目的承办任务。

    基于此,国务院在1987年2月28日举行的总理办公会上决定:全运会今后由北京、上海和广东三地轮流承办。

    于是,1997年八运会和2001年九运会分别落户上海、广东,形成了又一轮京沪粤轮办。

    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各省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有些还承办了城运会、单项世锦赛等大型比赛,组织、场馆、交通、通讯、服务等方面的能力迅速提升并得到好评,此背景下,各地要求承办全运会的呼声越来越高。

    2000年12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取消全运会由北京、上海、广东三地轮流举办限制》的文件,为京沪粤以外的省市打开了承办全运会的大门。

    2001年6月19日,江苏省在2005年第十届全国运动会申办竞选中,从5个竞选省份中脱颖而出,成为第一个通过申办形式获得全运会承办资格的省市。

    此后几届全运会,山东、辽宁、天津、陕西先后获得全运会承办权。本届全运会落户陕西省,该省成为全运会历史上第一个独立承办全运会的中西部省份。

    从中国特色到向奥运看齐 再到竞技群体齐亮相

    翻开全国运动会史册不难发现,历届全运会带有浓浓的时代痕迹。

    从最初几年的军事体育唱主角,到后来的一切向奥运看齐,再到如今的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二人转”。

    毫不夸张地说,看完一部全运史,你能大体了解60多年中国体育的发展思路。

    1954年初,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并批准了《关于加强人民体育运动工作的报告》,酝酿举行新中国的首届全国运动会。

    1958年,中共中央下达《对体育工作的批示》,批示指出,“为庆祝建国十周年举行的第一次全国运动会,将推动我国体育运动进一步发展,对国际上也有很大意义,因此必须开好”。

    1959年,适逢新中国成立10周年之际,全国运动会正式诞生。

    早期的全运会时代特色鲜明。

    以一运会为例,该届全运会共有33个比赛项目,既有田径、游泳、足球、篮球等奥运项目;也有乒乓球、羽毛球、技巧、棋类等非奥项目;无线电收发报、航海多项、飞机跳伞等军事项目更是占据了重要席位;另设有击剑、自由式摔跤、水上摩托艇等6个表演项目。

    这届运动会共有7名运动员打破游泳、跳伞、射击、航空模型4项世界纪录,还有664人844次打破和新创106项全国纪录。

    最初几届全运会举办时间并不固定,二运会与一运会之间隔了6年,众所周知的原因,更是让三运会和二运会之间相隔了10年之久,直到1975年这届全运盛会才得以举办。

    从四运会起,全运会才固定为四年举办一届,与奥运会、亚运会的届期一致。

    1979年,中国重返奥运会大家庭,全运会开始向竞技体育项目倾斜。

    经过五运会、六运会的两次国内演练,中国体育决策层认为将全运会举办年份从奥运会前一年改为后一年更为合理,以更好地达到发现和培养年轻优秀运动台山的目的,真正实现“国内练兵,一致对外”的办赛宗旨。

    于是,原本安排在1991年举行的第六届全运会推迟到1993年举行。

    中国体育决策层还决定,从六运会起,除武术之外的非奥运项目一律不列为全运会比赛项目。从此,每届全运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个奥运周期的“小考”。

    四年前在天津举行的第十三届全运会,出现了三个新动作:取消金牌榜、联合组队、增设群众体育比赛项目。

    体育爱好者走进全运会赛场无疑是件新鲜事。

    原来,前些年国家大力实施《全民健身条例》,这一大环境下,群众体育得到快速发展。

    为了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相结合,让大众在竞技赛事中得到更多的参与感,国家体育总局于2017年1月对十三运做了一次改革,群众体育将加入到全运会中。

    十三运的实践证明,这个思路很受欢迎。

    据了解,第十四届陕西全运会上将继续设立包括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足球、篮球、气排球、毽球、轮滑、龙舟、地掷球、围棋、象棋、国际象棋、桥牌、中国式摔跤15个大项142个小项的群众项目,展演类包括广场舞、广播体操、健身气功、太极拳4个大项43个小项。

    大项设置与上届全运会持平,小项比上届增加了59个,还增添了群众项目的展示活动,使群众选手参与面更广、获奖范围更大。

    从“各自为战”到与军旅争人才 再到联合组队

    全运会是以省、市、自治区和行业体协为单位组队参加的。

    早期的全运会解放军代表团占尽优势,首届全运会一举夺得117枚金牌,相当于金牌第2名至第4名的总和。

    前四届全运会,军旅有三届雄居金牌榜之首,优势之大可见一斑。

    出现这一情况有多方面的历史原因:新中国不少体育项目是部队发展起来的,教练队伍强大;计划经济时期,部队待遇高于地方;加上地方代表团冲击金牌的意识不太强,等等。

    因此那个时期,练体育的孩子的家长更愿意把子女送到部队发展。

    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全运会的奥运背景越来越深,培养和输送优秀体育人才成为各地方体育部门的主要职责。

    此形势下,各省、市、自治区对优秀苗子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于是解放军体育进入了低迷期,1983年至1993年期间举行的第五届至七届全运会,解放军代表团仅一次勉强进入金牌榜十强。

    为充分发挥军队一流的体育底蕴,中国体坛决策部门作出解放军排名不占位次,并采取双计分的变通办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军地双方争抢体育人才的怪象。

    得益于这一激活性政策,解放军代表团重新成为全运会的一支重要力量,九运会、十运会夺金数均位居第三,十一运还升到第二……

    2020年10月,中国军委训练管理部军事体育训练中心宣布,军队不再保留群众性强、社会资源丰富的竞技体育项目队,不再参加全国综合性体育运动会和单项赛事。于是,从本届全运会起,部队不再组团参赛,解放军代表团,成为全运会赛场一个时代的见证和回忆。

    这几天,跳水、羽毛球等部分提前举行的大项正精彩上演,施廷懋/王涵、谢思埸/王宗源、王懿律/黄东萍等奥运冠军组合先后登台亮相,这些世界顶尖组合的精湛技艺,给还未开幕的十四运聚集了不少人气。

    细心者应该发现,不少组合并不来自于同一个代表团,这些奥运明星能将表演舞台从奥运大舞台延伸到全运会赛场,得益于上届全运会实施的“联合组队”政策。

    四年前的十三运,国家体育总局实施了允许部分4人以下(含4人)项目跨单位组队的新举措,其中包括自行车、赛艇等10个大项的49个小项。

    十三运的实践证明,此举措提高了全运会的观赏性,同时为各代表团之间提供了“强强联手”的机会,也为更好备战奥运会打下了基础。

    好的东西当然得延续下去,“联合组队”同样出现在了十四运赛场。  

    从破纪录到多金王再到多连冠 聊聊全运会的难忘一刻

    全运会举办了十三届,难忘一刻自然少不了:从打破世界纪录到多金王,再到四连冠,四年一届的全运会,见证了一拨又一拨明星的辉煌和荣耀。

    从振奋民族精神的角度考虑,在全运会赛场打破世界纪录比夺取金牌或许更能引起轰动效应。

    1983年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全运会,跳高新秀朱建华成为最耀眼的明星,这位上海选手在数万名父老乡亲面前,成功跃过2.38米横竿,继全运会预赛之后又一次打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

    朱建华这一壮举,将五运会的气氛推到新的高潮,他本人因此成为当时中国体育最具号召力的选手,荣膺1983年全国十名最佳运动员之首。

    当年22岁的朱建华,可是妇孺皆知的体育明星,他在国内的影响力,丝毫不低于后来的姚明、刘翔、李娜。值得一提的是,2.38米的成绩至今仍然是全运会纪录。

    1972年奥运会,美国游泳名将施皮茨连夺7枚金牌,创造了奥运史一大奇迹。六运会,有一位中国运动员同样在水中“捞取”七金,他就是一代名将沈坚强。

    上世纪80年后期,中国女子游泳已开始走向世界,相比之下,中国男子游泳的整体水平仍处于世界二三流之间,但沈坚强却是屈指可数的世界级中国男选手,当时他的百米蝶泳排名已跻身世界前十位。

    六运会赛场,在国内游坛明显高过他人一筹的沈坚强,成功地复制了1972年奥运赛场上的“施皮茨奇迹”。

    他先后夺得50米、100米和200米自由泳以及100米蝶泳、200米个人混合泳5枚金牌,还与队友合作获得4x100米自由泳、4x200米自由泳两项接力冠军,7枚金灿灿的奖牌,让他无可非议地荣膺全运会赛场头号“多金王”。

    凭借这一过人业绩,沈坚强不仅成为六运会上最红的明星,也当选为该年度全国“十佳”。

    此后几届比赛,孙杨、刘海涛(皮划艇)分别在单届全运会取得过六冠王、五冠王的业绩,不过距离沈坚强的七金伟业仍有一段距离。

    林丹是国际羽坛有史以来成就最高的运动员,全运会同样见证了他的辉煌。

    2001年九运会,初出茅庐的林丹即闯进男单决赛,最终不敌当时的国家队名将罗毅刚,获得一枚银牌。

    四年后的十运会,林丹已是国际羽坛数一数二的男单高手,是国羽公认的男一号。那届全运会,林丹又一次闯进男单决赛,最终2:0击败鲍春来,夺得他在国内外大型综合运动会的第一枚男单金牌。

    此后三届全运会男子单打比赛,林丹无一例外地笑到最后,书写了惊人的四连冠伟业。

    其实,林丹还不是第一次在个人项目收获四连冠的运动员,游泳名将吴鹏早他一届创下了这一奇迹,这位中国游泳历史上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九运会至十二运实现了男子200米蝶泳的四连冠辉煌。

    来源: / 责任编辑: 我爱小贝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湖北足球网;合作及投稿请联系:关注微信公众号联系小编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hbfc2000
    投稿请联系:
    关注微信公众号联系小编
  • 武汉卓尔
  • 首页
  • 中超联赛